1、前期領導決策與準備
依據我國相關政策的推動,全國各省地方的有關部門的工作實施方案下放,各地耗能的企業組織領導層相繼的開始決策安排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的工作,并安排企業組織中具體體系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尋求能源管理體系咨詢機構進行咨詢工作。
2、認證范圍的界定
企業組織能源管理體系涵蓋范圍當中包括了生產過程、服務、以及產品等一些列與能源相關的因素。
企業組織應當要識別并且確定企業邊界覆蓋下的導致能源消耗的所有活動和運行。
3、企業初始能源的評價
初始能源評審主要包括兩部分的內容:
首先是能源管理調查;
其次是能源技術調查。
初始能源的評審是企業組織能源管理體系建立的基礎,咨詢的老師就需要在現場對企業組織的生產過程以及企業組織以往的耗能情況等歷史數據來進行觀察喝分析。并以此來作為能源管理方針、制定目標指標以及管理方案、確定體系優先事項、編制體系文件的依據等。
同時還要處理體系的宣貫、能源內審員培訓等一系列的工作,企業組織的能源能否在體系當中正常良好的運行,主要還是要依靠內審員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力等,因此針對企業組織實際情況來去做能源內審員培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
4、能源體系策劃
能源體系策劃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標準的如下幾個要素:能源方針,能源因素,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的要求,基準與標桿目標和指標,能源管理方案。
想要做好一個完善且有效的,可操作性強的能源管理體系,體系當中的策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企業組織是否能夠在體系運行實施的過程當中受益,都需要看體系策劃的質量。
5、能源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
咨詢的老師在做完企業現場的調研之后,根據體系標準的要求以及耗能企業實際的情況,來編制適合企業長期運行實施的能源管理體系文件。
這是企業組織通過技術管理的手段來達到節能減排的既定目標的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根據耗能企業的實際情況的不同和實施過程不同等等因素,體系文件并非是一成不變,很多企業組織在體系實施過程中進行著不斷完善與修訂。體系文件最終還是需要通過企業的最高領導者的批準之后方可正式運行。
6、能源體系的運行
能源體系運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需要企業組織在運行的過程當中加強力度,發現了問題后,需要及時的進行修訂,并保持能源體系的有效運行。
7、組織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企業組織在按照建立好的能源管理體系文件要求運行了2到3個月之后,由咨詢的老師到現場來為企業做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的工作。
管理評審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能源管理方針的適宜性;
②目標指標完成的具體情況;
③能源消的耗情況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具體情況;
④內審結果;
⑤針對體系實施客觀情況的變化,需要改進的方面,如能源基準和標桿是否要進行調整;
⑥職責劃分是否合理性和資源配置的充分性;
⑦體系新的發展動向等。
評審結論需要形成文件,方便實施必要的溝通以及后續改進活動。